今年以来,在浙江扎实推进转型升级,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提升质量效益的大背景下,经济运行高开稳走向好,物价总水平呈现温和上涨态势。前三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2.1%,涨幅比上年同期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1.9%。
一、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基本情况
(一)月度环比、同比价格总体走势。
居民消费价格月环比、同比价格在一季度出现明显波动,二、三季度保持平稳(见图1),其中1月份受春节及气候因素影响,月度环比和同比价格均为前9个月中最高。
图1 2017年1-9月份浙江CPI环比和同比走势

(二)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全部上涨。
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价格全部上涨,其中居住类价格上涨4.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2.7%,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2.4%,衣着类价格上涨2.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1.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1.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6%,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0.4%。
(三)城市涨幅高于农村。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1%,涨幅高出农村0.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多数农村地区缺少优质私立幼儿园、中小学校、培训机构等。受部分城市陆续上调私立幼儿园、中小学校、课外辅导机构收费等因素影响,城市教育服务价格上涨3.3%,涨幅高出农村0.8个百分点;二是由于城市外来人口流入较多,租房需求大,受城区房价快速上涨的影响,城市私房房租价格上涨6.4%,涨幅高出农村0.3个百分点。
(四)浙江CPI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浙江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1%,涨幅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列第3位。在华东六省一市中列第1位,分别高于福建、安徽、山东、上海、江苏、江西1.0、0.9、0.7、0.3、0.3、0.3个百分点。
所调查的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中,浙江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0.4%,而全国下降0.6%,其他七大类价格与全国走势一致(见表1)。
前三季度浙江CPI与全国比较
|
浙江省
|
全国
|
差距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2.1
|
101.5
|
0.6
|
一、食品烟酒
|
100.4
|
99.4
|
1.0
|
二、衣着
|
102.2
|
101.3
|
0.9
|
三、居住
|
104.5
|
102.5
|
2.0
|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
100.6
|
100.9
|
-0.3
|
五、交通和通信
|
101.4
|
101.1
|
0.3
|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
102.7
|
102.5
|
0.2
|
七、医疗保健
|
102.4
|
105.7
|
-3.3
|
八、其它用品和服务
|
101.4
|
102.6
|
-1.2
|
浙江CPI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浙江食品价格下降0.8%,降幅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主要是猪肉和水产品价格涨跌幅度相差较大所致。其中由于生猪养殖量较上年同期下降,生猪供应量增加的相当部分依赖外省调入,受储运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猪肉降幅为5.4%,低于全国3.3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受养殖成本上涨和今年禁渔期提前对沿海省份影响大于内陆省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上涨6.3%,涨幅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二是浙江居住类价格上涨4.5%,涨幅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其中受去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和全省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治理等因素的影响,租赁房房租上涨6.1%,涨幅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受去年以来浙江多地实行阶梯式水价和上调污水处理费等价格改革的影响,水电燃料价格上涨3.0%,涨幅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
二、主要商品(服务)价格运行特点
(一)食品烟酒价格稳中有涨,涨幅居八大类末位。
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0.4%,涨幅居八大类末位。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8%,在外餐饮、茶及饮料、烟酒价格分别上涨3.4%、2.3%、0.8%。
1.粮油价格稳中有升。受流通成本上升的影响,粮食价格上涨1.2%,其中粮食制品、面粉、大米价格分别上涨2.8%、2.2%、1.0%。食用油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食用植物油价格受国际大豆价格波动的影响上涨0.7%,食用动物油价格受猪肉价格下跌的拉动下降9.5%。
2.鲜菜、蛋类、肉类价格均有下降。由于今年全省大部分地区气象灾害相比往年较少,加上基期价格较高等因素的影响,鲜菜价格下降11.3%。蛋类价格受市场需求低迷导致供需失衡的影响,下降5.0%,其中鸡蛋价格下降6.8%。畜肉、禽肉价格分别下降3.6%、0.1%。其中猪肉价格从3月份开始由升转降后持续下跌,前三季度下降5.4%。鲜菜、蛋类、肉类价格的下降,共同拉低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约0.4个百分点。
3.水产品、鲜瓜果价格在食品中涨幅最大。受养殖捕捞成本上涨和今年海洋伏季休渔期提前的影响,水产品价格上涨6.3%,其中虾蟹类、淡水鱼、海水鱼、其他水产品及制品价格分别上涨10.0%、7.1%、3.0%、2.4%。受年初部分大宗水果供应量减少和基期因素的影响,鲜瓜果价格上涨2.9%。
4.在外餐饮价格持续上涨。受各类经营成本不断上涨的影响,在外餐饮价格持续走高,前三季度上涨3.4%,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0.2个百分点,是推动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地方小吃、快餐、正餐价格分别上涨6.2%、4.1%、3.2%。
(二)多重因素推高服务价格。
服务价格延续近年来持续上涨的态势,上涨3.4%,涨幅比上年同期的1.9%扩大1.5个百分点,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3个百分点。
1.消费观念转变推动价格上涨。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逐渐转变,家庭及个人服务、旅游出行需求显著增加。衣着加工、装潢维修、家政服务、美发、养老服务、衣着洗涤保养价格分别上涨7.2%、6.0%、6.0%、5.3%、2.5%、1.0%。飞机票、出租汽车价格分别上涨8.1%、1.5%,旅行社收费、旅馆住宿、导游价格分别上涨5.4%、2.6%、1.7%。
2.政策性因素拉动价格上涨。受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的拉动和部分市县旧城改造的不断推进,私房房租、中介服务费分别上涨6.3%、6.2%。受上年9月份以来多数市县上调幼儿园、民办中学、大学、课外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教育服务价格上涨3.1%。
(三)工业品价格由降转升。
工业品价格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工业生产者出厂、购进价格上涨的带动下,由上年同期下降0.7%转为上涨2.0%,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0.6个百分点。
1.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带动部分工业品价格大幅上涨。受国际原油价格回升的影响,燃料价格大幅攀升,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价格分别上涨11.5%、9.4%、8.0%。受国际金价上涨的影响,金饰品、铂金饰品价格分别上涨2.9%、2.2%。
2.政策性因素推高部分工业品价格。受部分市县陆续实行阶梯式水价及上调污水处理费的影响,水价格上涨9.1%。受国家扶持中医药行业发展和药品价格改革政策的影响,中药材、西药、中成药价格分别上涨8.3%、6.2%、5.9%。
3.技术进步推动部分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一些工业品价格继续下跌,其中通信工具、文娱耐用消费品、小家电、交通工具价格分别下降4.0%、2.3%、1.2%、0.9%。
三、影响CPI变动的因素分析
(一)主要鲜活食品价格涨跌互现,但总体将维持基本稳定。
目前,猪肉、鲜菜价格由于上年基期价格较高,若排除寒潮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仍将维持下降态势。国内大宗水果主产区产出正常,但由于上年基期价格较低的影响,鲜瓜果价格将维持稳中有升的态势。水产品价格受远洋捕捞和养殖成本提高以及今年海洋禁渔期提前的影响,将维持上涨态势。
(二)四季度影响CPI波动的翘尾因素为零。
2016年的CPI走势对今年各月的翘尾影响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前三季度的翘尾影响为0.78个百分点,而四季度无翘尾影响。
(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传导作用仍将持续。
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尤其是黄金、原油等重要商品价格的上涨,已显著推高部分工业品价格。考虑到传导的时滞因素,预计部分工业消费品仍有上涨空间。
(四)政策性调价因素仍将助推CPI上涨。
目前水、电、气等公共基础商品价格改革还在进行中,不排除四季度仍有地区上调此类商品价格。教育方面,受办学成本逐年上涨的影响,教育服务价格仍将持续走高。医疗方面,随着医疗改革政策的深入推进和国家对中医药行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强,医疗保健类价格将维持上涨态势。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强,租赁房房租价格仍将不断上涨。
综上所述,物价总水平将延续上涨态势,预计浙江全年CPI涨幅将维持在2.0%左右。